今年频繁和密集的各种教育政策,引发了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探讨和争议。其中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教育资源公平、学区房改革、中考升学率和初中生分流问题,成为关注度最高的话题。

今天,我想从人口老龄化这个问题出发,来浅析当下各种教育政策的最终指向,观点不太成熟,仅供大家参考。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根据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公报,0~14岁人口为2.53亿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亿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人,占13.50%。

其中50~59岁的人口数量和比例并未详细披露,不过按照当前这个数据,预计用不了1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就会超过20%。这意味着全国人口中,每5个人就有1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

另外,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我国当前的平均人口寿命为76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平均寿命这个指标未来还会往上涨。

如此严峻的现状,传导出2个最明显的信号就是产业工人缺口和养老金缺口不断加大。

二、产业工人缺口加大

产业工人短缺现象最为明显的当属中小企业。大企业因为各种福利待遇相对比较完善,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相对也比较强悍,对于产业工人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在和中小企业同台招揽产业工人的时候,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招聘产业工人时,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进工厂了” 。这是事实,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外部对我国的产品需求下降了,导致我国各行各业产能过剩,中小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当其冲,因抵抗外部因素的能力不足,随时面临倒闭的风险。

与其把自己置于这样一种没有保障的就业环境中,不如选择相对自由一点,收入也差不多的行业。因此,原本应该进工厂的年轻劳动力转而去了第三产业,比如这10年来最为风光的电商行业。这样的结果,无疑加剧了产业工人缺口的现状。

三、人均寿命延长扩大了养老金缺口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打个比方(数据不一定准确),2000年之前, 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0岁,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退休年龄为55岁。按照当时的养老金设计方案,男性正常退休后可以领到至少10年的养老金,女性可以领到至少15年的养老金。

如今平均寿命提高到了76岁,这多出来的6年养老金,就是一个巨大的财政缺口。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个缺口不会缩小,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怎么办呢?短期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提高保费、降低养老金、延长退休年龄、养老基金上市运作。中长期的应对方法就是调整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二胎和三胎,增加适龄就业人口数量,由就业者支付保费为养老金账户融资,来支付退休者的退休金。

无论是短期的方法,还是长期的方法,最终都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老百姓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双双降低。

四、老百姓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降低

对于有些家庭来说,如果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双方的父母都来自农村,都没有退休金,只能领取农村低保养老金,那么夫妻俩如果选择生育二胎或三胎,就要面临一起养活至少8口人的境遇,试问这样的家庭拿什么意愿来进行中高档的消费,能维持日常消费的热情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如果夫妻双方的父母都有退休金,那相对来说生育二胎和三胎的意愿就会大大提高。但是,面对高昂的房价和过度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很多夫妻仍然会犹豫再三,到最后选择只生一个,或者两个。生孩子容易,养孩子可不容易,把孩子教育好更不容易,教育资金的投入是没有天花板的。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把书念好,想把书念好就必须进好的学校,而优质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小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周边学区房的房价让大部分家庭掏空了积蓄。教育焦虑弥漫在所有家庭的上空,一个家庭大头的收入都拿去供房子和教育培训了,其他方面的消费自然而然就要降低质量了。

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房子是驱动GDP增长最强有力的引擎,突然给它熄火了,势必要产生严重的后果。怎么办呢?学区房先改革,实行大学区政策,比如深圳市宝安区、福田区、罗湖区等,每一个区划分为一个学区,该区内所有的小学和中学实行摇号分配学位。原先最优质的师资力量在区内实行每6年轮换轮岗制度。

另外,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也一并实行严格监管,逐步引导父母们把孩子的教育重心重新拉回到学校的课堂上和操场上。

这些政策有没有效果,只能让时间去验证,至少我们看到国家在减轻教育负担和逐步实现教育公平这个方向上,一直在探索和改革。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不是由某个单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所有问题之间都存在一度或者二度或者三度关联。在面对一些新的政策或者规则的时候,尽量不要盲目地去批评,选择理性地去分析和对待,有时候会让自己从愤怒的人群当中冷静下来。